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本周发布Deepfake人工智慧合成影片服务的管理法规,将要求业者应在合作的Deepfake影片提供明显标识,避免Deepfake影片用於非法行为,此外也应主动审查客户内容以避免散布假新闻。
中国网信办是在11月初通过《互联网资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》规定。深度合成服务指的是提供工具产制AI合成模仿知名人物影片(或称deepfake影片)的服务业者。
网信办这项法令旨在明订深度合成数据和技术管理规范,防止有人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、扰乱社会经济秩序。中国政府要求业者应担任资讯安全主体,建立使用者注册、定期审核演算法、发布审核资讯、确保用户个资保护、防范电信网路诈骗,并具备安全技术措施。
较重要的一点是,法规要求,4类深度合成服务业者应在生成或编辑的内容特定位置加上显着标识,以避免公众遭到混淆或误导。这4类包括AI对话、智能写作等生成文本的服务;合成人声、仿人声及显着改变个人身份的服务;人脸生成、替换、人脸操控及姿态操控、影片生成的服务;沈浸式拟真场景等生成或编辑服务等,以及其他类。而且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技术手段删除、隐藏或窜改这些标识。
法规要求,业者和使用者不得使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或发布、散布假新闻,转载深度合成服务发布的新闻,应同时转载官方新闻稿源。而深度合成服务业者也应加强内容管理,对使用者输入的资料和合成结果进行技术或人工审查,一旦发现违法和不良讯息,应立即向主管当局通报,并对使用者发布警告或限制功能、暂停服务或关帐号等措施。
这项法规在12月11日公布後,将在2023年1月10日起上路。